金华这所学校要搬走了好多人怀念!!快讯!金华八中搬迁启动
发布时间:2024-04-21 12:05:24

  9月6日,云层有些厚,太阳时隐时现。远远地,双龙大桥南岸那片青葱的杉树背后,金华八中隐约藏在绿荫里。

  清晨6点半,我们赶去婺江畔与一群人赴约,他们都是金华八中老师。这一天,是37载金华八中在老校区的“最后一天”。9月7日起,学校从高一到高三的师生们,就要陆续搬去新校区。

  老师们早就等在教学楼前,等待着摄影师给他们在教师节前和母校拍一张合照,然后与校园好好告个别,拿着相机、没有入镜的摄影师正是金华八中2007届毕业生。不大的校园里,老师和学生有说不完的话,每个角落都是回忆。只是拍着拍着、说着说着,有的人眼眶就红了。

  没能在老校区和它一起度过自己人生的第38个教师节,金华八中工会主席周军难免有些遗憾。

  周军的教龄与八中同岁。1986年,20岁的他从杭州大学地理系毕业,成为八中建校初的“十八青松”之一。当年他是年龄最小的老师,如今成了学校在职的最后一棵“青松”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婺城区农村孩子高中就学难成为一大问题。1986年,金华市政府决定新建一所公立普通高中,并且是边筹建边招生,金华八中应运而生。“当时我们只有两个班,新教学楼还在建造,第一年就暂借在后城里的五星小学上课。”周军回忆,班上的学生只比自己小四五岁,人群里,老师学生看起来一般大。

  在周军手机里,一直保存着一张1986年的老照片,这是八中第一批教师在新校舍工地上的合影留念,他站在后排右二的位置,面孔还很稚嫩。一年后,新校舍落成,100多名师生搬到江南,同时新招了6个高一班,从此开始崭新的一页。

  那时的新校舍,只有两幢楼,其余还是一片荒地,杂草长得快有半人高,校内的道路、操场仍未成型。刚开学,学校开设劳动课,组织师生修路、铲除杂草、平整土地、开辟操场、种树绿化。其间还发生了有趣一幕:清除野草时,有野兔窜出,引得学生们呼叫直追。

  如今,校园里的行道树都是当年师生们亲手种下的。“这些樟树、梧桐树是我们一棵一棵种下去,再看着它们一点一点长高长大的,就像看着一批批学生。”周军打开另一张照片,泛黄的黑白照片里是一排小小的树苗。

  “校园里种的都是育人的树,这些和八中同龄的树,已经长得这么高了。”周军走到教学楼门前西侧的那棵樟树,这棵树是他亲手栽下的,当年只有2米高,如今比楼还高。37年来,八中培养了1.5万余名学生。他们也像这一棵棵树苗,成材成人。

  这个教师节,他有个小小的心愿,“让这些树别走了”。它们不应该被砍掉,也不需要跟着被移去新校园,能一直在这里就好了。树是立根的树,人是育人的人。“就像教育,能够润泽后代。”

  郭志强,是八中历史上的第一位美术教师,人称“大侠”,经历了美术班的从无到有、从优到强。

  1989年,中国美院毕业的郭志强从杭州回到老家东阳,不久,金华市教委通知他,有机会进入金华两所学校之一任教。郭志强选择八中,就是因为它的新,“新人新校新气象”。

  当年,郭志强是学校唯一的美术老师,给学生们上美术鉴赏课,带学生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。“那时,我常感到寂寞,只有在画室里和孩子们一起是最充实的。”

  1998年,是八中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,也是郭志强人生履历上的高光时刻。这一年,八中首届美术班成立,22名自愿报名的高一学生成为首批学生。

  郭志强转遍校园,终于在教学楼五楼西面找到一间堆满桌椅的小教室,与总务处同事一起把它整理成画室,在这里开设美术班。三年后,这批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,八中的艺术特色教育“一战成名”。2002年,学校升级为省二级重点中学。经过20余年的蓬勃发展,八中走出了一条“美术领衔、语言体艺并重”的特色发展之路。

  高二(2)班的美术生陈旸在这里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,“八中的校园是浪漫的,美术老师也是浪漫的”。在教学楼后面的画室里,他们与老师一起度过春夏,画笔与画板是最忠实的朋友,素描静物、石膏像、真人头像、色彩风景与静物是最熟悉的课目……

  “这座小小的校园,是我们的第一个写生课堂。”每个美术生都曾画过八中,教室的一个角落、校园里的一块石头、花丛里的一只蝴蝶,都留在画板上,也刻在心上。正在搬家的画室,多少有些凌乱,散落在地上的画,是带不走的青春。

  清晨雨后的篮球场,被淡淡的暑气一蒸,氤氲开水汽。场上,几名男生忍不住展开一场短暂的友谊赛,很快,周边围来了男男女女,三三两两站着看球。

  “你看,青春多好啊!”胸前挂着哨子的修万松看了一会,忍不住吹哨打断孩子们的比赛,“该去吃早饭了”。

  体育是八中的另一块金字招牌,不管是男篮拿下全省第五,还是女足挺进全国八强,都是金华校园体育竞赛的“高光时刻”。修万松说,体育还是联结校友与学校之间情谊的金钥匙。

  比如,金华八中校友足球联谊赛已连续举办3年,成为校友之间联谊的新窗口。“对很多校友来说,虽然校园生活已经逝去多年,但是大家仍对母校这一项目念念不忘,对曾经在绿茵场上酣畅淋漓踢球的自己更加怀念。”

  运球、传球、射门,绿茵草地上,带球从中路长驱直入,一记凌空射门进球,全场欢腾……这不会因为老校区的搬迁成为历史,而是变成传统继续发扬光大。

  摄影师的镜头里,教务处副主任、政治老师吕美娜在黑板上写下“八中的学生到八中的老师”。这一刻,如果照片会唱歌,一定是这首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》。

  1996年,吕美娜考入八中,刚走进校园的她,就被崭新的校舍吸引。那幢晒满了校服的宿舍楼,她当年也曾经住过,“这个校园承载着我最美好的青春回忆”。

  2004年,再次步入八中校园,她从学生“摇身一变”成了老师。再后来,校园里有了90后、00后的老师,其中还有吕美娜的学生。“当老师最幸福的就是,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’。”

  1996年出生的高思琪是八中的团委书记,今年是她任教的第6年。站在一群老师中间,她活脱脱像一名高中生;站在学生群里,她才很显眼,有了老师的样子。

  “我是在看着前辈们的样子,学习着当一名好老师。”高思琪说,在八中有一个“青蓝”工程,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,取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之意。每每有精品课、公开课,每个新老师的教室后排都会有“不请自来”的老教师,戴着厚厚的眼镜、记下厚厚的笔记。“他们对我们是倾囊相授的,会不厌其烦地帮我们磨课、改教案。”

  在高思琪的办公桌上,一直珍藏着一张还没有手掌大的素描画,那是她工作第一年时,美术班一名学生在课上偷偷画下送给她的。“当时,我还批评了他,开小差,但心里真的很甜。”高思琪说,这就是当老师的甜蜜,带给学生温暖,也在不停收获感动。“在八中,有很多老师都收到过这样沉甸甸的礼物。”

  金华八中副校长周应婷看着高思琪,仿佛看见了20年前的自己,如今学校已经有了00后接班人。当年的她也像小高一样年轻懵懂,遇到全市教坛新秀评比,作为第二梯队学校的八中派她“出征”。

  “压力特别大,怕自己表现不好,更怕给学校丢脸。”让周应婷没想到的是,为了帮她赴赛,学校整个数学组几乎全员出动,一堂课他们磨了不下十遍。“我想也是因为这样,这所学校才会有如此深的魅力,让学生怀念,也让老师留恋。”

  怎么理解老师这个职业?合影最后,我把问题抛出去,一下子好像把大家都问住了。日日夜夜从事着的职业,却很难用言语表达。

  “大侠”郭志强忽然说出一个答案:“或许,只有老师这个职业,是希望学生、后辈不断超越自己的。这就是老师最大的成功与幸福。”

  一所诞生于龙渎河畔的校园,像树一样生长了37年。9月1日,八中老校区迎来最后一批的2023级高一新生;9月12日,孩子们就将搬到新校区并举行开学典礼。“虽然很不舍,但我们坚信八中的未来会越来越好!”

  *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参考,一切以官方发布实际实施为准,本文封面图来源网络仅为配图与本文无关。